杨健,男,汉族,中共党员,2008年参加工作,2015年11月份至今,一直秉承 “在基层中最能得到锻炼,最能磨练意志,最能学到基本又实用的工作经验和工作方法!” 的信念参加州民族中医院扶贫驻村工作队,担任龙山县新寨村第一支书。
不论是乡村寂静夜晚的月光里,还是田间地头的日照中,都时刻出现他忙碌的身影;白天,不是走村窜寨看项目,就是翻山越岭看产业;夜晚,不是打着手电到贫困户家中走访,就是坐在台灯前做扶贫规划。他,用青春奉献扶贫事业,用诚信经营扶贫事业,5年的扶贫经历,是他诚实守信的最佳彰显。
工作再难,扶贫激情不减
有过3年大学生村官经历的杨健,对扶贫工作并不陌生,但是面对新形势下的精准扶贫工作,他还是感到压力很大。尤其所在贫困村面积广、人口多、村情复杂,贫困户多,对扶贫工作队的期望高。
面对这些困难,杨健没有慌乱,他主动邀请村组干部、邀请工作队员老李一起,多次到县扶贫办咨询了解扶贫政策和项目,不论白天黑夜,走村窜寨,征求贫困户意见,了解老百姓的需求,很快形成了贫困村未来几年的扶贫工作规划,即在未来3年内,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方面完成达标,村主干道加宽,组级公路通达、户户喝上自来水、家家出门不粘泥,建设一个新型村级服务平台和文化广场;产业发展方面,结合医院的行业优势,引进技术实力雄厚的公司,带动有贫困户全参与的合作社共同发展,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规划方案出台后,得到了绝大多数村民的支持,尤其是产业发展思路,获得广大贫困户的欢迎。
有了规划,关键在与如何把规划变为现实。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按照统一部署,通村道路加宽、通组道路建设、户间道硬化、人畜饮水、路灯、村级综合平台及文化广场等项目逐步得到实施,总投资1500万元,到目前为止已经实施项目已基本完成。产业发展方面,两个贫困村都成立了村级专业合作社,引进了湘西五行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采取贫困户+合作社+公司的模式,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主要方式是以公司投资为主,贫困户委托公司帮扶,用产业资金入股,收入中的一部分用于给委托帮扶的贫困户分红、一部分给合作社分红和留作村集体经济。到目前为止,公司投资近一千万元,种植了不同品种的中药材1000余亩,建成了不锈钢高标准的大棚种苗培育基地6个,建成了中药材持续恒温烘干设备厂房2座,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万元,委托帮扶的贫困户人均分红将达500元以上。
为了让村里的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建设尽快落地,这些年,杨健和老李经常到县直有关部门主动汇报,争取项目早日实施。为了节约经费,他经常是早上早早出发去县城,办事后,又趁夜色赶回村里,用他的话说在城里的宾馆睡不踏实,只有到村里才踏实。为了产业发展,他多次和五行公司的董事长、技术员跑贵州、广西、湖北等地考察市场、采购种苗。前年4月初,公司从广西采购了2万多株吴茱萸小苗,刚好那几天气温特别高,阳光强,村里没有大棚和遮阴的地方,他心里很着急,说道:不行,太阳太大,药苗子会枯死的,必须想办法才行,我们没有大棚遮阴,就搭个简易的木棚子吧,随后,他就喊工作队员老李、村支书,还有几个工人,拎起斧头锯子,开着三轮摩托车向山里驶去.......几个小时下来,材料准备好了,他们一起连夜搭建遮阴网棚、给小苗浇水,直到第二天凌晨4点多钟,回到家直接累到在沙发上睡觉了,村书记才发现杨健身上的衣服也扯破了,脸上、手上、身上都被刺划伤了,只留下了凝固的血迹。第二天中午,看着在炽热的阳光下,吴茱萸苗健康的生长着,他的心比蜜都甜。为了保证中药材的安全,他和公司坚持原生态种植,不用化肥、不用除草剂,为此,他远赴茨岩塘等地买羊粪牛粪,还尝试利用医院的药渣做肥料。成效和付出是成正比的,经过几年的努力,单位所帮扶的两个贫困村分别于2016年和2018年脱贫退出,村里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比较完善,村容村貌有了大的变化,老百姓的收入也提高了。
困难再大,扶贫誓言不负
正当杨健一心扑在扶贫工作上时,家里的困难也接踵而至。杨健与医院的同事孟苗结婚几年了,一直没有怀上小孩,双方父母十分着急,因为这个原因,其岳父一度极力反对他去扶贫。2016年10月份,其老婆终于怀孕了,杨健一边高兴,一边又自责,高兴的是终于要当爸爸了,自责的是自己不能像其他丈夫一样时刻陪着妻子。但是妻子是理解他的,孟苗虽然妊娠反应重,但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撒娇,在医院仍然坚持上晚夜班,杨健没有因为妻子怀孕请过一天假。
正当杨健两夫妻沉浸在喜悦当中时,一个不幸的事发生了,68岁的岳母发生了脑干梗塞,病情危重。因为杨健长年在扶贫村,家里的事都是委托岳父母照料,哪知道发生这样的事,这意味着岳父母不仅不能帮忙照顾自己的家,岳母还需要别人照顾,况且70岁的岳父也是脑梗塞后遗症,身体一直不好。
杨健一筹莫展。杨健向单位领导开口请了一周的假,岳父试着问杨健能不能请求领导把他调回来上班,家里困难确实明摆着。
杨健犹豫过,毕竟妻子怀孕,岳母又病重,且孟苗在家里是独生女,没有其他依靠,他也想回单位上班,他也想多陪陪怀孕的妻子,但是,经过思考后,杨健想到了当初自己的誓言和信念,他还是委婉的回绝了岳父,尽管后来医院领导也征求过他的意见,他说:现在是扶贫工作到了脱贫攻坚最关键的阶段了,最好是不换人,最后他还是坚持回到了扶贫的岗位上。真
是祸不单行,在杨健他爱人生小孩的前一天确诊有先天性心脏病和后刚生出来的小孩是高敏体质导致腹泻拉血便、长湿疹等,压得他喘不过气来,面对家庭的困难,他没有退缩,而是克服家人压力,做通家人思想工作,仍然坚守岗位,把扶贫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在解决家里的困难时,不但没有压垮他,还坚定了他的信念,磨炼了他的心智。现在,岳父母的病情已稳定,妻子已经做了心脏介入手术也在单位正常上班了,小孩病情也控制了正在茁壮成长,5年过去了,但是杨健还是坚守扶贫的岗位,月光下,田梗上,贫困户家里,时刻可见他不高的、略胖的身影。
疫情来临扶贫力度不退
在2020年新冠肺炎防控期间,远在老家娄底的杨健在正月初五就来到了扶贫村,在村里连续开展了30多天协助村支两委开展抗疫工作。
按照网格化管理、全覆盖摸排的要求,同镇、村干部一道对全村从湖北武汉返村人员再进行摸排梳理;协助村干部再村口、国道、高速入口处设置封闭卡点,紧盯重点路段、重点车牌,严防隐患人群流入;加强日常巡查工作;每日筛查登记回村人员的身体情况;通过村级为民微信群和流动“喇叭”宣传车宣传防疫知识和注意事项,让村民知晓和警惕,在普及防护措施知识的同时,也消除了村民的恐慌情绪,切实强化了群众的疫情防控意识;还自费1000多元,购买消毒知制剂,组织带领两个扶贫村的扶贫队员和村干部,为村里的房屋及周边环境进行了全面的消毒,有效杜绝病毒的传播。在驻村期间,杨健还发挥自己的医学专业优势,为村里老百姓解释和指导一些常见病和多发病的治疗和预防,得到了老百姓的认可。
在这5年多的扶贫工作中,虽然扶贫艰苦,但是杨健尝出了苦中之乐;虽然扶贫任重,但是杨健体会出了重中之荣!杨健说道:我是一个普通人,没有多大的能力,但能够全程并坚持参与国家这项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伟大的政治任务中来,本身就是一件不平凡的事情,现在想来,我的勇气和力量来源就是当初那份坚守的信念,使我留了下来,认识了他们,也使他们接受和认可了我。
自2015年开展驻村扶贫工作以来,杨健同志坚守信念,爱岗敬业,在克服了家里的重重困难后,依然坚守扶贫岗位,特别是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能以无私的工作态度和忘我的敬业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付出了满腔热情、捧出了全部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