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身边好人

不负韶华争朝夕 无悔青春斗贫困 ——永顺县90后大学生返乡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发布时间:2022/9/26 12:20:11 浏览:6508

2020年端午节前一天,永顺县大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长沙销售分公司正式成立,公司年轻的90后掌舵人——王少甫,回想起返乡带领村民发展莓茶产业脱贫致富的点点滴滴与艰难不易,几经哽咽,泣不成声......

2017—魂牵梦绕创业回乡

1991年,王少甫出生在永顺县这个国家级贫困县的大山里——万民乡万民村。从武汉大学大学毕业后本可以在外面找一份体面的工作,过上相对安逸的生活,但是,在穷山沟长大的他,魂牵梦绕的却是贫穷落后的家乡,心里惦记的却是深陷贫困的乡民。

年初,在市场考察的基础上,他决心响应国家扶贫号召,返乡创业做莓茶产业。谁知这一决定,却遭到了父亲的强烈反对“我和你妈辛辛苦苦供你上大学,为了啥?再说你会种田吗?莓茶这么普通的东西,谁会买它?”“没种过田我可以学。莓茶在您看来不值钱,在山外面的人看来确是好东西,说不定全村都可以依靠它富起来呢!我坚决要试一试!”最终,父亲还是拗不过儿子,帮助他流转了50亩土地,建起了莓茶创业试验基地。看着这个整天闷在田里干活的大学生,村民们开始议论“老王家的儿子读书把脑壳读坏掉了!”“在外面混不下去了,只能回来种地了!”听着村民们这样说,倔强的王少甫从不争论,反而干得越发起劲。

见过世面的他深知种茶只是改变现状的第一步,得想办法把“好产品”变成“好商品”才有说服力,于是注册了永顺县大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购置加工设备,研究炒茶工艺,开起了网店。2017年底,50亩基地当年所产的600斤干茶全部在网上销售一空,扣除生产成本,纯收入6万余元,令村民们开始转变看法,躁动起来。

2018—带领村民播下希望

2018年春节刚过,万民村村书记便带着一帮村民找到了王少甫。“乡亲们知道你去年种莓茶赚了好些钱,大伙儿觉得你这娃儿上过大学,见过世面,准能成!这不,都想跟着你种莓茶,一块脱贫致富哩,咱先搞它500亩?”听到这样的话,王少甫既高兴又为难。高兴的是村民们开始从思想认识上“醒”过来了,萌生了思变求富的希望,也让他更加坚定了信心。为难的是500亩新茶加上自己接近盛产期的50亩基地,年产茶量能达到7500斤,突增的产量,按之前的做法根本行不通。望着乡亲们充满期待的目光,他把本欲拒绝的话咽了回去,硬着头皮担起了这份责任。

要兑现承诺,王少甫面临的首要难题就是大量的莓茶自己加工,还是卖鲜叶给外地客商?卖鲜叶收益低,打击村民的积极性不说,也难以从根本上带领大家稳定脱贫致富。“干脆自己做,做高品质的莓茶!”他用自己的全部积蓄和亲戚朋友借的50万元,加上向银行贷款的100万元,以及向政府争取的济南历下区东西部协作扶贫永顺的项目资金90万元,建设了占地1000m2、年加工能力20万斤的现代化标准莓茶加工厂,注册了“澧源莓”商标,设计制作了莓茶系列包装。同时,争取县农业局支持成功申报了绿色食品认证,在湘潭对口帮扶产业孵化园帮助下取得了食品生产许可认证。

由于采用村集体入股的形式对莓茶进行统一管理,加之双重认证的品质保证,大丰生态农业公司所产莓茶进驻了线上电商平台和线下茶叶市场,倍受消费者青睐,当年的产品销售一空,产值近150万元,跟他一起做莓茶的乡亲们增加了几万到十几万不等的收入,十几户贫困户直接脱了贫。

2019—四处奔波开拓市场

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永顺莓茶得到了井喷式发展,由不足7000亩达到了1.8万亩,并成功取得了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万民村的莓茶种植面积也随之扩大到了1200亩。

这一年,王少甫响应政府号召,把主要精力用在莓茶销售上,力推“永顺莓茶”区域公共品牌。在农业农村部定点帮扶永顺工作队的帮助下,他带着莓茶参加了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等全国性产销对接会13场,以过硬的品质让“永顺莓茶”赢得了“第二十一届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产品金奖”、“第二十一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产品金奖”。在湘潭对口帮扶永顺工作队的支持下,在湘潭岳塘国际商贸城开设了第一家莓茶专卖店,莓茶在湘潭几乎家喻户晓。此外,他还在自己跑市场,足迹遍及了北京、上海、郑州等大中城市。“很多时候要周转几个地方谈业务,忙得一天只吃一顿饭。自己社会经验少,被一些不法奸商骗了上万块钱,有时真心觉得担不起了,跑不动了。可是,一想到家里那些跟着我做的贫困户,只能咬牙坚持、坚持、再坚持!”提起这些,王少甫脸上露出同龄人少有的成熟与坚毅。

黄天不负有心人,当年大丰生态农业公司生产的3万斤莓茶再次销售一空,年产值达到600万元,其中通过股份分红5.8万元,田地分红30万元,贫困户用工工资40万元,直接带动贫困户103户、437人脱贫致富,回收其他贫困户鲜叶让每人平均增加4000元收入,大丰生态农业公司被授予“湘西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称号,旗下合作社被评为“湖南省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2020—凝心聚力扬帆起航

2021年,永顺莓茶产业又跨上了一个新台阶,全县莓茶面积达到了3.9万亩,生产加工莓茶的企业、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大丰生态农业公司辐射万民乡各村的莓茶种植面积也扩大到了2200亩,帮扶贫困户2200人,实现了贫困户人均一亩脱贫茶。

王少甫也在成长锻炼中,萌生了更大的理想和抱负。“要发展产业,要想让更多的贫困户脱贫不返贫,仅靠我个人、靠大丰公司是万难实现的,必须要建立专业化的团队,把大家团结起来!”带着这样的想法,王少甫积极争取政府和同行们支持,作为主要发起人之一,发起成立了永顺茶叶协会,建立了一支爱莓茶、懂莓茶、钻研莓茶的人才队伍,专心推广“永顺莓茶”区域公共品牌,免费为入会企业、合作社提供专业化服务。同时,他自己也在长沙成立了专门的销售公司,高薪聘请专业团队销售永顺莓茶,“我愿意做那个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如果长沙的销售公司成功了,别人便会很快跟着做,莓茶产业会发展的更快,更多的贫困户就会受益。如果我失败了,别人也会吸取教训,另谋其他出路”。

2021-三产融合拓发展

2021年,王少甫以万民乡莓茶绿色有机种植基地1000亩和辐射带动基地2000亩为基础。借助芙蓉镇高速、高铁站的交通优势和旅游资源,打造集莓茶生产销售、科研开发,农旅融合的现代化产业科技园。立足于打造湖南省首个莓茶三产融合基地、湘西州首个莓茶科技创新基地、永顺县首个工业与旅游结合扶贫基地。重点研发生产珠形莓茶、紧压莓茶等新型茶制品;莓茶含片、莓茶洗护用品等莓茶衍生品;莓茶饮料、二氢杨梅素等莓茶深加工产品。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值50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300个,带动永顺莓茶产业面积达到5万亩,产值达到3亿元。

“莓茶田间望,贫者两忙茫。丈夫当有为,解困作栋梁”。从王少甫所做的这首诗和其创业过程,我们看到了新时代新青年在全国脱贫攻坚的时代潮流中有所信、有所谋、有所为,更看到了他们为帮助困难群众稳定脱贫、持续致富挥洒的青春汗水,奉献的青春力量,彰显的青春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