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未成年人 关心下一代

这里的秋天看不见落叶 ——“三区”支教见闻之靛房学校的养成教育

发布时间:2021/10/28 11:56:35 浏览:7963

来源:龙山县靛房镇九年制学校

清晨,伴着晨露,靛房学校的操场上,1200余名师生喊着响亮的口号,排着整齐的队伍跑操,队伍中有年近六旬的老师,有8、9岁的小学生;有精干的瘦子,也有腆着大肚的胖子。人们都很专注,有序跑着,没有人说闲话。

课间及中午,树荫下、水池边、食堂里,到处是孩子,或手拿笤帚、或扛着拖把、或拿着铁钳……他们在检查自己的清洁区。校园内十分干净,看不到一丁点垃圾,即使在秋天,地上也不见一片落叶。劳动过程中,只要有老师路过,不管认不认识,他们都停下来,恭恭敬敬地行个队礼,并问候一句“老师好!”

夜晚,孩子们完成一天的学习,在老师的护送下,排着整齐的队伍,走向校门。门外,是早已等候在那里的家长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学校的老教师说,这种军事化管理已经延续了好多年了!这也印证了我决定来这里支教之前,上一任支教老师对我的描述。

来靛房学校支教一月有余,我亲身经历、亲眼目睹学校的管理,由衷地佩服。近三十年的教龄,我工作过四所学校,且在教育行政部门工作了十多年,参观、检查过许多学校,却是第一次看到一所农村小规模学校养成教育的成功。于是,我整天观察、询问,深入了解靛房学校抓好学生养成教育背后的故事。

“我们的培养目标就一个标准,就是初中毕业后能融入社会!”

“我们的培养目标就一个标准,就是初中毕业后能融入社会!”负责学生德育教育的王泽英老师说。“融入社会”是我们学校培育人的最低标准,靛房学校就是从最低标准出发,一步一个脚印,让学生走实每一步。

学校运动场的围墙上,贴着“向左看、向右看、向前看,看未来,齐步走、正步走、跑步走,走世界”的标语,即从孩子进入校门开始,先学会看自己的左右边,做好自己,走稳人生的每一步,再向前看,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学校的本意以“稳”为主,与其喊一些响亮的口号,不如更朴实的要求,让学生做到“穿有样、坐有相、行有规、言有范。”这样,进入靛房学校的学生,至少会学到一点做人的“规矩”。


“以德立校,是我们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法宝!”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以德立校,是我们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法宝!虽然是农村学校,但我们的要求和标准却从未降低过。”该校副校长田芳说。为确保德育工作高效开展,学校构建了完备的管理体系。学校设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校长负总责,德育副校长专抓,德育专干、政教主任、团委书记、少先队辅导员、班主任、副班主任都有专门的职责。形成层层负责、落实到人、抓实抓细、抓过程、抓反复的制度体系。对工作的落实情况,德育专干组织人员定期进行督查,督查结果与责任教师年度绩效考核挂钩。执行力得到了保障,效果立竿见影,学校的德育工作呈现出人人抓的局面。

在学校里,从一年级到九年级,1200余名学生中,没有刘海盖眉的女同学,更没有长发飘飘的男同学;集会的时候快静齐,散会以后不见一粒垃圾;虽然属于民族聚集地区,却始终坚持用普通话交流;上下学路上,经常可见大帮小的温馨场景;每天饭点,全体学生会在老师的带领下,排着整齐的队伍去食堂有序就餐;95%以上的同学,见到认识或不认识的老师,都会敬礼问候:“老师好!”……

“垃圾扔哪里?这学校怎么没有垃圾桶和垃圾围!”

“垃圾扔哪里?这学校怎么没有垃圾桶和垃圾围?”支教队的付老师轻声地和我说。是啊,我抬头四处张望,擦汗的卫生纸攥在手里,也正愁没有地方丢。停车位置的后边有个垃圾围被拆除的痕迹,角落里打扫得非常干净,不能丢。一直到学校办公室,看到了一个小小的垃圾桶,才如释重负,避免了尴尬。

支教一个多月以来,我发现靛房学校孩子们总是在班主任的带领下,一丝不苟地打扫卫生,抹、擦、拖、捡、夹、抠十八般武艺齐上阵。室内物品摆放有序,不见灰尘;食堂餐桌地面干净整洁,用餐后不见泼菜饭渣;厕所里,地板拖得发亮,没有异味,燃着熏香。室外到处干净整洁,不见果皮纸屑,时值秋天,甚至看不见地上的落叶。到校近两周,才发现在学校的一个僻静处,摆了好几个垃圾收集桶,是垃圾车每天过来清理时才发现的。

在一个多月的工作和学习过程中,我看到了这群农村学校的孩子们对“规矩”的理解,他们一切按制度办事,用制度规范自己的行动,基本做到了有令则行,有禁必止,是那样的明规矩、知做法、入境界。


编辑:滕茜